首页-沐鸣娱乐-官方注册站

全国加盟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当前位置: 首页 > 沐鸣资讯 > 公司新闻

为什么世界上只有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NI)一家气象商业服务公司成功上市?

文章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3-08-27 10:01:59
商业气象服务市场规模有百亿级了,美国日本和欧洲都有很多商业模式比较成熟,未来发展空间也不错的商业气象服务公司,但是真正走到上市的只有WNI一家(不算被IBM收购的the weather channel),为什么商业气象服务公司上市的那么少?如果不能上市的话,气象创业公司的ABC轮的投资价值在哪里?

有自己的气象卫星,有自己的天气预报系统,有自己的天气分析理论,那才是真正的天气预报公司

因为气象行业是个很特殊的行业,准入门槛够高,关键很多国家这个行业都是政府主导,公益性质的,气象资料,是不是也算机密?气象预测本来就很难,商业化更难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一句话来说就是因为“气象是盐”——所有行业都需要气象,但气象公司却很难有机会站到舞台中央。因此纵观全球商业气象服务实践,小公司星罗棋布,但能够上市大公司缺屈指可数。

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eather News Incorp. WNI)Weathernews以面向海运、航空等行业气象服务为核心,发展成为横跨交通、建筑、能源、零售、媒体服务、赛事服务等在内的全行业,覆盖气象观测、数据分析、预报及服务全流程气象服务生态帝国。目前在全球拥有821名工作人员,其中日本本土拥有员工约400人,股本17亿日元,2017年销售额为145亿日元。


2017年2C的收入约为58亿日元约占Weathernews总收入的40%

Weathernews的故事开始于1970年1月31日。一艘临时停靠在小名滨港的货船遭到了风暴袭击,致使15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而下令让货物船从原定的大阪港更改为小名滨港的人,正是当时还在安宅产业商社工作的石桥博良。事后他细细思索,认为是由于当时的气象技术还无法预测突如其来的低气压,而且日本也没有针对海上船只的气象服务。自此,石桥博良决心跨入气象产业。


创始石桥博良(1947-2010)

1986年石桥博良以管理层收购的方式,出资1.8亿日元收购了Oceanroutes日本的陆上及航空气象部门(现在只能买下北京三环内一套小三居),更名为Weathernews,7年后的1993年,Weathernews又收购了原母公司——美国Oceanroutes(和7-11手法相似),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气象服务公司,并与2000年和2003年分别在纳斯达克日本和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如果你以为Weathernews就此功成开始躺着赚钱那就错了。进入21世纪以后,公司开始陷入停滞,由于需求量没有进步,公司一度赤字高达4200万日元。为此,WNI开始了各项改革措施,深挖付费个人用户、试水气象社区经济、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做精天气媒体服务,终于成功打破发展瓶颈,稳坐行业尖端。

观天者认为,Weathernews的快速发展部分受益于当时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1970-80年代,日本经济由战后的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低速增长阶段,日本企业面临发展方式的转型,需要气象等精细化的2B服务来提质增效。

Weathernews还抓住了日本造船和船运业大发展的时机。1956年日本造船量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首位,在70年代其市场份额一度达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配套产业,日本企业几乎垄断了民船市场和商用航空市场的通讯导航设备,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Weathernews才能够好风凭借力,做大做强。

楼上有人评论,有自己的气象卫星,有自己的天气预报系统,有自己的天气分析理论,那才是真正的天气预报公司。观天者认为,以上三点,再加上有自己的观测志愿者,有自己的盈利模式,一起形成了Weathernews的核心竞争力。

进入21世纪,受到日本经济形势的影响,Weathernews原本面向政府和企业的业务发展开始停滞。2005年起,Weathernews开始探索2C(面向消费者)的气象信息服务。

Weathernews从付费用户中召集了“支持者”(supporter)——通过手机上传照片,协助观测天气实况,在supporter家中安装烧杯状的“雨水收集器”,手机输入雨量是“哗啦啦”还是“淅淅沥沥”,从而提供更加细致的天气服务。


Weathernews的核心价值观是“数据越多越好”智能手机、口袋气象观测站、后院儿观测站组成了气象观测社区

到了2010年左右,Weathernews的手机服务付费会员达到约160万人,他们每月向Weathernews支付105日元或是315日元的会费,每月近3亿日元的收入,使公司营业额和利润均达到了历史最高值。

由于日本本土市场的规模的发展潜力非常有限,Weathernews历来非常重视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其在15个国家建有 21个分公司,海外员工 400人左右。

其中在海外六个国家建有能直接发布气象信息并能实施服务的气象中心,例如在荷兰,Weathernews以股票换购的方式入股了荷兰气象局民营化后成立的公司“B.V. Weerbureau HWS”。

在其它大多数国家开展气象咨询、气象导航业务,以及推销其研制的气象软件和硬件产品,例如在我国,Weathernews为中国移动、山东航空等提供服务。


Weathernews设立分公司的城市包括:上海、香港、台北、首尔、曼谷、河内、马尼拉、新加坡、雅加达、加德满都、孟买、悉尼、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雅典、莫斯科、纽约、俄克拉荷马、圣保罗


大部分人习惯于免费获取天气服务,气象服务向来被认为很难向C端用户收费。然而Weathernews却深挖付费用户,抓住了他们不满足于免费的信息,愿意花钱、花时间去获得更多详细天气信息的心理。

Weathernews通过各种办法增加Supporter人数及其上传的信息量,并充分挖掘Supporter提供的地形复杂地区实况观测、台风登录信息、樱花开放信息的价值,建立了基于外推的10分钟天气预报系统、夏季雷雨预警系统,开发了社区级的赏樱指数等等,把社会化观测的用途最大化。

观天者认为,Weathernews建立了“企业与用户共同成长”的平台,放低了专家身段,甩掉了科学万能的偶像包袱,充分挖掘、积极肯定、大力宣传用户生产内容的价值,不仅成功挖掘了2C盈利模式的潜力,也打造了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的经典成功案例。

Weathernews的观测数据来源有三:一是自家发射的观测卫星二是Supperter上传的志愿观测三是全球官方观测资料


回顶部

平台注册入口